濟南龍洞風景區,是一片未經開發的野山,周邊有多座山峰突兀環列,形成了峭壁圍繞的山峪,又因此
當地最著名的景點便是“龍洞”,因而得名味“龍洞峪”。
正片山區生態原始,不需要購買門票,也沒有往來的商販。除了山腳處修建了部分基礎設施之外,連山路都是登山愛好者一步步走出來,是一處非常適合徒步愛好者的景區。
01龍洞
所謂龍洞,是一個東西相通,長約百余米的悠長山洞。洞內非常寬敞,初入洞穴便是一處高敞穹隆石室,石壁是古人所刻的佛像。洞內氣溫常年維持在30度以上,絕對是避暑的好去處,堪稱自然界的空調。
但在過去,游客在龍洞迷路是常有的事,經常是逛了四五個小時,也沒能找到“龍洞”所在,但好在隨著近些年游客的增多,一些登山客用紅色/黑色噴霧自制了些指路標,只要按照指標前進,大概率是不會迷路的。
山路并非一路向上,而是起起伏伏,需要翻過好幾處山頭,一路上能看到各種陡峭的山崖,高深的峽谷。山上的樹木非常茂密,即使是崖壁也不例外,不少植物在石縫中堅強的生存著。
沿途風景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
“層巒疊嶂”,危峰壁立,峽谷深邃,山花點綴,郁郁蔥蔥,還一片原始叢林,怪不得有“小張家界”的外號。
只要是有樹的地方,悅耳的鳥叫聲持續不斷,沒有間隔,樹叢間偶爾能見到在穿梭的松鼠,其中各種小動物都是數不勝數,整片山林都透露著“生機勃勃”四個字。
而龍洞山的秋季也足以稱得上“
壯美”青松翠柏間,黃櫨如火焰般綻放著熱情,高崖絕壁的密林間層林盡染。山色五彩斑斕,絢麗多姿,完全不遜于紅葉谷,不禁讓人感嘆大自然調色盤的神奇。
龍洞所在區域名為鷲棲巖,巖顛矗立這一座七級石塔。石塔始建于宋政和年間,于今已有1000多年。在茂密的樹林當中,矗立在崖邊的石塔格外耀眼,可從遠處眺望,十分壯觀。
02藏龍澗
龍洞的核心景區在于藏龍澗一帶,附近山勢陡峭,是一段東西狹長的山谷地帶,兩側山峰高聳入云,周圍山石在長年累月水流沖刷之下侵蝕,顯得“支離破碎”,形成了眾多奇峰絕壁和深谷幽洞。
想要從龍洞一帶下到藏龍澗,需要先穿過一段名為“一線天”的狹窄山道。山道足有百米長,寬度僅容兩人并行,更重要的是這一段傾斜的山道,坡度在45度左右。
這段山路崎嶇難行,其間一處小斷崖,得依靠木梯才能前進,“一線天”的稱呼名副其實??梢哉f,如果不是有打入巖石上的螺栓帶,多數人可能根本不敢走。
藏龍澗外圍有處神秘山洞,名為呂祖洞,洞口開在山腰的一塊平臺上。呂祖洞并不深,進去之后就能看到里面供奉著的呂祖像,但其實在呂祖像身后,還有一段通道,比較狹窄,只有半人高,里面溫度常年穩定。
藏龍澗兩側屬于軍事區,一旦迷路貼別容易誤入,倒也不會發生什么,但情形會十分尷尬,所以藏龍澗雖美,但也盡量不要自由探索。
03佛峪
在龍洞山東南側,還有處景區名叫佛裕。佛峪山腳下有家農家樂,當地戲稱是“佛峪大飯店”,農家樂門口是對盤根錯節的“姐妹樹”,飯菜都是些家常菜,但勝在新鮮,來往登山的游客,可在此地休憩吃飯。
山中建有著一座廟宇,常年有香客供奉,也可能就是“佛峪”名字的來源。山上樹木茂密,走幾步便能見到一處岔路小道,不熟悉的游客迷路是常有的事情。
佛峪深處藏有一處瀑布,夏季水流充沛,落差目測有6-7米。瀑布上下有三層小階梯,水流不算湍急。瀑布四季有水,但在冬天會出現冰掛,又是另一番景色。
瀑布下方是淺淺的水潭,水深只有10-20公分,水流沿山勢向下流淌,一路匯聚成小河。旅客或是光腳,或是穿涼鞋,站在水中,跟瀑布近距離密切接觸。一旁還有頑童在嬉戲打鬧,好生熱鬧。
在瀑布有處不深的洞穴,石壁有些潮濕,摸上去涼涼的。即使在炎熱的夏季,洞穴當中也十分涼爽??上Р皇窃谄俨己竺?,不然真就是現實版水簾洞了。
大隱隱于市,龍洞風景區明明就位于濟南市區的邊緣,但是因為沒有經過商業開發,所以特別容易被人忽略,所以才有機會成為這一方世外桃源。